時間
|
節日紀念日
|
簡介
|
1月
|
元旦春節
|
元旦指的是新歷的一月一日,春節指的是農歷的一月一日,也就是大年初一 。
|
1月最后一個星期日(1月26日)
|
世界防治麻風病日
|
每年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風病日”。這是1953發起并經由世界衛生組織確立的節日,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形式的活動,目的是調動社會各種力量來幫助麻風病人克服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難,獲得更多的權利。
|
2月4日
|
世界抗癌日
|
“巴黎抗癌憲章”是2000年2月4日在法國巴黎世界腫瘤高峰會議上簽署的,會議呼吁建立腫瘤科研的國際性合作,攻克癌癥,使全世界的癌癥病人都能得到更好的醫療、照顧和關心,并把每年的2月4日定為“世界抗癌日”。
|
3月3日
|
國際愛耳日
|
1998年3月,萬選蓉等15名政協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第2330號提案。經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將3月3日確定為國際愛耳日。
|
3月6日
|
世界青光眼日
|
世界青光眼協會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協會在2008年共同發起將3月6日定為世界青光眼日,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青光眼日。
|
3月8日
|
婦女節
|
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爭取“男女平等”游行集會以來,至今已走過了百余年歷程。
|
3月第二個星期四(3月13日)
|
世界腎臟日
|
經國際腎臟病學會與國際腎臟基金聯盟聯合提議,決定從2006年起將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確定為世界腎臟日,目的在于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病以及相關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的認識,并重視在慢性腎臟病的早期的檢測和預防方面全球的迫切需求。
|
3月15日
|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定于每年的3月15日,最先由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促進各國和地區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
3月6日
|
世界青光眼日
|
世界青光眼協會和世界青光眼患者協會在2008年共同發起將3月6日定為世界青光眼日,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青光眼日。
|
3月8日
|
婦女節
|
國際勞動婦女節的全稱是“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從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爭取“男女平等”游行集會以來,至今已走過了百余年歷程。
|
3月21日
|
世界睡眠日
|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7%的人有睡眠問題。國際精神衛生組織主辦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計劃于2001年發起了一項全球性的活動,將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為“世界睡眠日”。
|
3月24日
|
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
1995年底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3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是為了紀念1882年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特·科霍向一群德國柏林醫生發表他對結核病病原菌的發現。以提醒公眾加深對結核病的認識。
|
每年4月
|
愛國衛生月
|
1989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強愛國衛生工作的決定》,要求各級政府要把愛國衛生工作納入社會發展規劃,使衛生條件的改善及衛生水平的提高與四化建設同步發展。全國愛衛會第八次擴大會議確定,自1989年起,每年4月份為“愛國衛生月”。
|
4月7日
|
世界衛生日
|
1948年,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要求建立“世界衛生日”以紀念世界衛生組織的誕生。自1950年以來,每年于4月7日慶祝世界衛生日,旨在引起世界各國人民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關注,提高人們對衛生領域的素質和認識。
|
4月11日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從1997年開始,每年的4月11日被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span>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后發病,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
4月15-21日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是由中國抗癌協會1995年倡導發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規定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簡稱4.15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
4月25日
|
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
|
1986年6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由衛生部、國家教育委員會、全國婦聯、廣播電影電視部、經濟貿易部、國家民委聯合發布通知,成立全國兒童計劃免疫工作協調小組和每年4月25五日開展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活動。
|
4月26日
|
世界防治瘧疾日
|
世界瘧疾日由世界衛生大會在2007年5月第六十屆會議上設立,旨在推動全球進行瘧疾防治。2008年4月25日為首個世界瘧疾日。決定將每年4月26日定為“全國瘧疾日”。
|
4月最后一周(4月23-30日)
|
世界免疫周
|
為了強調計劃免疫在拯救生命方面的重要性,并鼓勵家庭為預防致命性疾病而使自己的孩子們獲得免疫接種,世衛組織將在世界免疫周的范疇內聯合全球的各個國家,組織為期一周的計劃免疫運動、公眾教育和信息共享活動。2014年的主題是“了解情況,接種疫苗”。
|
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
|
2001年10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正式審議通過,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衛生部決定從2002年起,每年4月最后一周為《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
|
5月第一個周二(5月6日)
|
世界哮喘日
|
世界哮喘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推出的一個紀念活動,其目的是讓人們加強對哮喘病現狀的了解,增強患者及公眾對該疾病的防治和管理。從2000年起,世界哮喘日改為每年5月的第一個周二。
|
5月8日
|
世界紅十字日
|
世界紅十字與紅新月日,是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以及188個國家紅十字會和紅新月會共同的紀念日,1948年,經國際聯合會執行委員會同意,紅十字創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5月8日被定為紅十字日。
|
5月12日
|
國際護士節
|
該節是為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弗勞倫斯·南丁格爾,于1912年設立的。設立國際護士節的基本宗旨是倡導、繼承和弘揚南丁格爾不畏艱險、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勇于獻身的人道主義精神。
|
5月15日
|
防治碘缺乏病日
|
自1993年國務院召開“中國2000年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動員會”以后,經過衛生部與碘缺乏病防治相關部委、局(中國輕工總會、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家貿易部、國家技術監督局)的協調,確定從2002年起,將每年的5月15日定為防治碘缺乏病日。
|
國際家庭日
|
1989年12月8日,第44屆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宣布1994年為國際家庭年,1993年紐約特別會議提出從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國政府決定和公眾對于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
|
5月17日
|
世界高血壓日
|
1978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心臟病學會聯合會決定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世界高血壓日”,旨在引起人們對防治高血壓的重視。
|
5月20日
|
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
|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1990年5月10日衛生部決定,將每年的5月20日作為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廣泛開展宣傳、咨詢活動,以強化人們母乳喂養意識,從而更好地實行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
|
中國學生營養日
|
為在學生中開展營養教育工作,倡導合理營養、平衡膳食,自1990年起,在每年的5月20日均組織開展學生營養宣傳活動。這項宣傳活動得到廣大師生、家長的歡迎和許多營養學專家的積極參與、支持。
|
5月第三周(5月18-24日)
|
飲用水衛生宣傳周
|
飲用水衛生安全是保障公眾健康的重要基礎,關系千家萬戶幸福。為切實加強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工作,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于2012年1月10日以衛監督發〔2012〕3號印發《衛生部關于加強飲用水衛生監督監測工作的指導意見》。
|
5月29日
|
中國計生協會員集中活動日
|
每年在中國計生協成立紀念日5月29日前后,全國各地計生部門都組織廣大會員、群眾開展“會員集中活動日”活動。該活動是1998年在宋平會長提議下創立的。
|
5月31日
|
世界無煙日
|
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煙草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視,世界衛生組織1987年11月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于1988年開始執行。自1989年起,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
|
6月1日
|
兒童節
|
國際兒童節定于每年的6月1日。它是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撫養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殺兒童和毒害兒童而設立的節日。
|
6月2日
|
端午節
|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最初是我國人們以祛病防疫的節日,后來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也同時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6月5日
|
世界環境日
|
世界環境日為每年的6月5日,它確立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并采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
|
6月6日
|
全國愛眼日
|
1992年9月25日,天津醫科大學眼科教授王延華與流行病學教授耿貫一,首次向全國倡議設立愛眼日。1996年,國家衛生部、教委、團中央、中殘聯等12個部委聯合發出通知,將愛眼日活動列為國家節日之一,并重新確定每年6月6日為“全國愛眼日”。
|
6月14日
|
世界獻血者日
|
6月14日是發現ABO血型系統的卡爾·蘭德斯坦納的生日,為鼓勵更多的人無償獻血,宣傳和促進全球血液安全規劃的實施,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國際獻血組織聯合會、國際輸血協會將該日定為第一個世界獻血者日。
|
6月第三周(6月15-21日)
|
食品安全宣傳周
|
《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2011—2015)確定每年6月第三周為食品安全宣傳周,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聲勢浩大的食品安全主題宣傳活動
|
6月26日
|
國際禁毒日
|
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即國際反毒品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聯合國在維也納召開有138個國家的3000多名代表參加的麻醉品濫用和非法販運問題部長級會議,將每年的6月26日定為“國際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國對毒品問題的重視。
|
7月3日—9日
|
全國核應急宣傳周
|
為進一步加強核應急宣傳工作,提高社會公眾對核電安全的信心,為核能健康發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環境,經國務院批準,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定于7月3日-9日開展全國核應急宣傳周活動。
|
7月11日
|
世界人口日
|
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達到50億。1990年聯合國根據其開發計劃署理事會第36屆會議的建議,決定將每年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喚起人們對人口問題的關注。
|
7月28日
|
世界肝炎日
|
為了加強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世衛大會決定采取一系列的戰略措施,首先就是將每年的7月28日設為世界肝炎日,并且將從2011年開始首次慶祝。另外,會議還制定了加強疾病監測、加強預防措施、為發展中國家制定符合國情的措施等一系列戰略。
|
8月
|
健康生活方式大會
|
為貫徹落實《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積極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搭建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平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起每年8月召開中國健康生活方式大會
|
8月1-7日
|
世界母乳喂養周
|
國際母乳喂養行動聯盟(WABA)確定每年8月1日至7日為“世界母乳喂養周”,由世界母乳喂養行動聯盟組織發起的一項全球性的活動,旨在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母乳喂養重要性的正確認識和支持母乳喂養,拓寬母乳喂養的內涵,創造一種愛嬰、愛母的社會氛圍。
|
8月8日
|
全民健身日
|
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和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國務院批準從2009年起,每年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
|
9月1日
|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
|
2007年9月1日,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全國愛衛會辦公室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起了以“和諧我生活,健康中國人”為主題,以“我行動,我健康,我快樂”為口號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并確定每年的9月1日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日”。
|
9月10日
|
世界預防自殺日
|
2003年9月1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首個“世界預防自殺日”,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自殺預防協會呼吁各國政府、預防自殺協會和機構、當地社區、醫務工作者以及志愿者們,共同提高公眾對自殺問題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殺率的意識。
|
9月20日
|
全國愛牙日
|
1989年,由衛生部、教委等部委聯合簽署,確定每年的9月20日為(中國)全國愛牙日。每年的愛牙日都設有主題,旨在進一步強化公眾對口腔衛生的關注,普及口腔衛生知識。
|
9月21日
|
世界老年性癡呆病宣傳日
|
1994年,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協會在慶祝該協會成立10周年之際,將每年的9月21日確定為“世界老年性癡呆病宣傳日”。中國在2001年開始參加這一活動,并成立了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
|
9月25日
|
公開信發表紀念日
|
1980年9月25日,中央發出《關于控制人口增長問題致全體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公開信》,號召黨員、團員帶頭只生一個孩子,還要適當強調晚婚晚育。公開信成為我國計劃生育史上的里程碑。
|
9月26日
|
世界避孕日
|
世界避孕日,每年9月26日。這是一個國際性的紀念日,旨在提高年青人的避孕意識,促進年青人對自己的性行為與生殖健康做出負責任的選擇,提高安全避孕率,改善生殖健康教育水平,從而促進年青人的生殖健康和性健康。
|
9月28日
|
世界狂犬病日
|
第一個“世界狂犬病日”是2007年9月8日。在國際狂犬病控制聯盟的倡議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及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共同發起并做出決定,將每年的9月28日正式設立為世界狂犬病日。
|
9月最后一個周日(9月28日)
|
世界心臟日
|
心臟疾病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為提醒人們的重視,世界心臟聯盟確定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心臟日”.以2000年9月24日為第一個;以后則以每年9月的最后一個星期日為“世界心臟日”。
|
國際聾人節
|
1957年,世界聾人聯合會根據歐洲各國聾人組織的倡議,決定1958年9月28日為第一個國際聾人節,并規定以后每年9月最后一個星期日為國際聾人節。
|
10月(10月2日)
|
全國敬老月
重陽節
|
全國敬老月是由中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組織開展的一項全國性愛老敬老社會活動,旨在大力宣傳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嚴峻形勢和應對策略,增強全社會的老齡意識和敬老意識。重陽節,又稱“踏秋”,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
|
10月第一個星期六(10月4日)
|
世界造口日
|
該紀念日每3年舉行1次,每年10月的第1個星期六,是由國際造口協會于1993年所倡導提出的,旨在讓世界造口人和造口工作者加強聯系和交流,對全社會進行造口知識的宣傳。
|
10月第二周(10月5-11日)
|
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
|
為著力解決衛生計生系統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建設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計生服務體系,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2013年起,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勤部衛生部決定在全國開展“服務百姓健康行動”全國大型義診活動周。
|
10月8日
|
全國高血壓日
|
為提高廣大群眾對高血壓危害健康嚴重性的認識,動員全社會都來參與高血壓預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壓防治知識,增強全民的自我保健意識,衛生部決定自1998年起,將每年的10月8日定為全國高血壓日。
|
10月第二個星期四(10月9日)
|
世界視覺日
|
世界視力日或稱世界視覺日,是在10月第二個星期四,為宣傳保護視力的重要性。世界視覺日由世界衛生組織主導,結合國際防盲組、國際獅子會、奧比斯等全球多個國際志愿機構共同訂立的全球醫療公益行動。
|
10月10日
|
精神衛生日
|
“世界精神衛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在1992年發起的,時間是每年的10月10日。旨在提高公眾對精神衛生問題的認識,促進對精神疾病進行更公開的討論,鼓勵人們在預防和治療精神疾病方面進行投資。
|
10月11日
|
世界鎮痛日
|
2003年,歐洲各國疼痛學會聯盟發起“歐洲鎮痛周”,旨在提高人民對及時防治疼痛之必要性的科學意識。國際疼痛學會(IASP)的高度評價,決定2004年10月11日為“世界鎮痛日”,并建議根據各國情況,可以把10月中旬的一周定為“鎮痛周”。
|
10月12日
|
世界關節炎日
|
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骨關節炎日,其目的也是提醒人們重視對骨性關節炎的防治。1998年4月,在WHO支持下,瑞典隆德大學研討會提出將2000-2010年定為骨與關節的十年。2001年 4月,我國成立了衛生部關節炎防治教育計劃基金。
|
10月15日
|
全球洗手日
|
全球洗手日是促進用肥皂洗手公私伙伴組織(PPPHW)發起的,號召全世界各國從2008年起,每年10月15日開展用肥皂洗手活動。世界衛生組織在2005年倡導,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過“洗手”這個簡單但重要的動作,加強衛生意識,以防止感染到傳染病。
|
10月20日
|
世界骨質疏松日
|
世界骨質疏松日是在1996年最早由英國國家骨質疏松學會創辦,從1997年由國際骨質疏松基金會贊助和支持,當時定于每年6月24日為世界骨質疏松日。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開始參與并作為聯合主辦人,并將世界骨質疏松日改定為每年10月20日。
|
10月22日
|
世界傳統醫藥日
|
1991年10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在北京召開國際傳統醫藥大會,會議一致通過了以"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為主題的北京宣言,并建議每年的10月22日為世界傳統醫藥日。
|
10月28日
|
男性健康日
|
從2000年起,國家人口計生委將每年的10月28日確定為“男性健康日”,倡導各地加大對男性健康的宣傳力度,倡導家庭和社會更加關愛男性、更加關注健康。
|
10月29日
|
世界卒中日
|
“世界卒中日”是由世界卒中組織呼吁設立的,是為了呼吁在全球范圍內加強公眾對腦卒中的認識。卒中是腦中風學名,是一種突然起病的腦血液循環障礙性疾病。臨床表現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突然發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智力障礙為主要特征。
|
11月
|
關愛流動人口大型宣傳活動
|
“你在他鄉還好嗎”關愛流動人口大型宣傳活動自2004年開始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九屆?;顒訁R聚中央國家機關青年的力量,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服務活動。
|
11月14日
|
聯合國糖尿病日
|
前身是1991年由國際糖尿病聯合會和世衛組織發起的“世界糖尿病日”,自1992年起在每年的11月14日舉行慶?;顒?。旨在使世界所有國家加強對糖尿病的宣傳教育、防治和監測,提高對糖尿病的認識,更加關心糖尿病患者的工作與生活,加強對糖尿病預防措施、治療手段的研究,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聯合國糖尿病日的標志是一個藍環。
|
11月19日
|
世界廁所日
|
第67屆聯合國大會2013年7月24日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立為“世界廁所日”,以推動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建設,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
|
11月第三周周三(11月19日)
|
世界慢阻肺日
|
自2002年起,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舉行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紀念活動。宗旨是幫助人們提高對慢阻肺的認識,改善慢阻肺診斷不足和治療不力的現狀。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目前慢阻肺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次于心臟病、腦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與艾滋病一起并列第4位。2002年的11月20日正式成為首個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
|
12月1日
|
世界艾滋病日
|
為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于1988年1月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是因為第一個艾滋病病例是在1981年此日診斷出來的。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世界艾滋病日的標志是紅綢帶。
|
12月15日
|
世界強化免疫日
|
12月15日是“世界強化免疫日”。世界強化免疫日是1988年第41屆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確定并實行的。世界強化免疫日主要是為消滅脊髓灰質炎而設立的。這主要是因為人是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唯一感染者,強化免疫是消滅脊髓灰質炎的重要措施,其目的是通過免疫高危險年齡組0-4歲的每個兒童,盡可能快地阻斷脊髓灰質炎地方性流行。
|